close
鳥類保育研究重大突破,台灣學者運用衛星追蹤技術,歷經八個月的研究,揭開了珍稀保育類動物灰面鵟鷹的完整遷徒路徑,並且領先全球各國,首度發現灰面鵟鷹的繁殖地是位在中北韓邊境、吉林長白山區附近。這項研究成果堪稱獨步全球,將有利於灰面鵟鷹保育工作的進行,也為我國在鳥類遷移路線的研究領域,開創新局。(張佳琪報導)


每年十月都會造訪台灣的國慶鳥灰面鵟鷹,到底從哪兒飛來,又往哪裡飛去,一直是學界極欲解開的生態之謎,在農委會、中研院以及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共同合作下,解開了謎底,五隻裝上了發報器的灰面鵟鷹,除了兩隻失去聯絡外,有一隻飛到了長白山區,兩隻飛到了北韓,這三隻飛抵的位置都離中北韓邊境不遠,證實每年來台的灰面鵟鷹,往南遷徒後最後北返會在中北韓邊境安頓下來,繁衍下一代。


農委會林務局科長林國彰表示,拜科技之賜,透過衛星追蹤才能釐清灰面鵟鷹的遷徙路徑,這項研究結果不但領先各國,也將有助於各國保育這項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珍稀鳥類,林國彰說:「我們明確知道這幾隻這樣飛,所以我們在做保育策略上就會清楚,它停歇的地點我們就要加強去保護它,才不會造成我們已經知道它會停歇,結果停歇地點的森林卻被破壞掉」。


研究結果顯示,過境台灣的灰面鵟鷹不一定都來自日本,遷移時間最長是八個月,最遠遷移距離是九千多公里。後續研究團隊仍將持續追蹤,累積更多的資料以進一步了解灰面鵟鷹的生態秘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penso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